開南管理學院創校開學暨綜合大樓落成典禮

祝 校務穩健日隆

           菁莪卓育有成

董事長 林清波暨全體董事
校 長 許書璟暨全體教職員
校友會 鄭天惠暨全體理監事
理事長
家長會 江乃燕暨全體委員
會長

 

新生補給站

營養豐富 繽紛多元
613-1.jpg (26633 bytes)

【本刊訊】經過激烈的競爭後,今年國中應屆畢業學生即將於九月初進入自己選擇的高中職就讀,一向重視學生輔導的開南商工為了協助一千餘位新鮮人早日熟悉環境,特別於二十八與二十九兩天設置「新生補給站」,藉由動態和靜態的活動,提供新生各種學校相關的資訊,參與的學生不僅對新學校有深刻的印象,而且還學會實用的防身術。

開南商工在校方銳意改革、強化軟硬體設施之下,今年暑假招生情況十分踴躍,單是日間部總共有近一千五百位學生報名就讀,為了這些新鮮人能夠在開學前即對校園有一概略的認識,校方特別擴大舉辦為期兩天的新生訓練活動,並將活動訂名為「新生補給站」。

參加第一天「新生補給站」的學生在開南各科主任和老師的輔導下,進行認識新同學、教室位置、校歌教唱和校規簡介等活動,雖然大家都來自各地區不同的國中,但是在短短一天時間的相處後,每位同學都結交了不少新朋友,透過各類科的成果介紹,同學們也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更堅定的信心。

開南商工訓育組長許惠玲表示,今年「新生補給站」和往年最大的不同,在於活動種類更多元化,而且更具有生活教育意義,例如為期兩天的新生訓練活動中,就特別利用中午午餐時間進行廚餘處理示範,一方面配合目前市政府垃圾減容減量的政策,另方面也希望同學們在踏進校園的第一天,即培養良好、正確的生活習慣,並提升環保概念。

另外,每一位新進的同學在「新生補給站」中,還可以學習由專家指導的柔道防身術,希望同學們三年高中生涯,能夠愉愉快快、平平安安度過。接著安排觀賞樂儀隊的精湛演出,贏得高一新生熱烈的掌聲,各社團負責人亦使出渾身解數,積極展開新生招募事宜。各處事、科主任也上台介紹其職掌工作內容及各科的特色,期望同學進入開南三年能成德達材習得一技之長,不虛此行。許惠玲組長強調,經過兩天的「補給」新同學將不再對陌生環境感到害怕,學習效果也將可望有加成的幫助。

 

 

新學期新目標實現教學願景

教學研究會眾師精心討論

【本刊訊】開南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研究會第一次會議於八月卅一上午八時十分召開。本會議分成職業類科教學研究會事共同科教學研究會及教學大綱,教學媒體展示與觀摩兩階段由各科專任教師、科主任等協力完成。

本次分科研討會議分別在十二間教室展開,討論的議題除了討論各科統一之教學進度及如何提升同學們的讀書風氣外,更加入一個新的議題|「學校日」,針對如何辦好學校日活動,議定辦理日期及擬定教學計劃等進行熱烈的討論。

而後半階段的共同科教學研究會則在活動中心舉行,各共同科召集人及老師們踴躍發表寶貴意見,活動中心並展示各科的教學媒體及教學大綱,製作精美內容豐富,令人目不暇給。整個會議直到十二點多仍欲罷不能,開會議的熱烈討輪與老師們的摩拳擦掌中,可預料得到開南學子新學期一定可以得到最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

 

進教師 習校務

行腳開南學習堅持實踐

【本刊訊】由於受到社會環境變遷影響,各科系的招收情況發生極大變化,商業經營科、建築科被迫停招,而資訊、電子科各增一班,再加上部分教師因故離職,八十九學年度起共聘新進教師、教官高達二十六位。

為使新進老師了解認識校務,訓導處於九月一日(星期五)於二樓會議室舉辦新進教師研習會,除了各處室業務簡介之外,並邀請吳秀鶯、蘇淑真、程天健老師分享其豐富的教學經驗。

其中,擔任﹁班級經營經驗分享﹂的吳秀鶯老師,在開南有十八年的導師工作經驗。她引用簡媜的一段文字﹁生命裡總有一些潮濕的部分很難烘乾,那就耐著性子與潮溼相處,也許由潮溼轉陰而乾的過程,就是我們做人的功課﹂和新進老師共勉。希望大家本著熱愛教育工作的精神,堅持﹁與人為善﹂並實踐個人的教育理念。

在交換經營班級心得裡,吳老師特別用五分鐘時間介紹開南八十三年的創校歷史,以及什麼是﹁開南精神﹂。她說要學生認同班級,先前認同開南這個大家庭開始,所以每位新進老師對開南也該有所認識。

許校長誠摯歡迎新進老師加入開南大家庭,並勉勵大家一本教育良知認真教學,發揮教育專業精神,不斷充實自已,掌握新穎教法,提昇教學品質,共同為開南開拓光明康莊的大道。
613-2.jpg (15606 bytes)

 

開南商工八十九學年度新進教師簡介

姓 名 性別 學歷 任教科別
陳文榮
余明雄
陳敬義
李志勇
邱慈慧
翁義順
許良村
李明輝
鄭勝裕
杜凱薇
洪君萍
林燕菁
江雅青
黃雅玲
郭香蘭
謝東崟
賴俊仁
江聰敏
林建平
陳家祥
李 綺
蔡雰齡
李仁和
王國安
孫宜丕
























臺灣科技大學機械系
台北工專機械科汽車組
臺灣科技大學機械系
臺灣科技大學機械系
大業大學機械研究所
北科大電機系畢海洋大學航技所
文化大學電機系
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
中原大學數研所
東吳大學中文系會計輔系
東吳大學中文系
師範大學國文系
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東吳大學英文系畢師大社教所肄
靜宜大學資訊科學系
中原大學企管系
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海洋大學電子工程系
南台工專電子科北科大進修
台北科大冷凍空調系
東吳大學日文系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
師範大學美術設計研究所
政治作戰學校中文系
政治作戰學校社工系
機械
汽車
汽車
機械
機械
資訊
資訊
數學
數學
國文
國文
國文
英文
英文
資處
資訊
電子
電子
電子
電機
觀光
數學
廣設
軍訓
軍訓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與應用
613-3.jpg (11127 bytes)

文:化工科連培榮老師

我們食用的天然食品中,經常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珍貴成份;若使用傳統分離方法往往會破壞其成份,甚製造成環境嚴重的污染,如何找尋一個有效方便的分離技術是當務之急,其中超臨界流體萃取法即是方法之一。

物質概可分為三態,分別為固相、液相和氣相。固相有一定之形狀和體積;液相雖有一定之體積卻無固定之形狀;至於氣相則因分子間結構、引力關係,既無固定形狀也無一定體積。以水為例:在常壓(一大氣壓)、 之下,水將可被凝結成固態水|冰;同理,常壓、 下水將被氣化形成氣相的水|水蒸氣。理論上,任何一種物質皆有其在某壓力、溫度恆定下之相變化;至於超臨界則是壓力、溫度超越其本身所具有之臨界壓和臨界溫度點,在這一區中,我們說它是氣、液混合區,既非氣相也非液相區,所以我們稱它為超臨界區。

傳統上,欲分離兩種混在一起之液體溶液,我們可利用因沸點不同而分離之蒸餾操作,更可利用因溶解度不同而達分離效果之液萃取。在萃取方法中,由於必須添加萃取溶劑以達分離目的,一旦分離後又必須將溶劑與某一液體分開,如此操作則常因而提高能源費用,同時環保意識的提昇則使回收溶劑處理上也益加困難。超臨界流體萃取恰好可解決、克服這方面的困擾,因它同時具備蒸餾與有機溶劑萃取的雙重效果,又無殘留萃取溶劑的困難。最重要的,在超臨界區中流體之擴散係數高、黏度低、表面張力低、密度更深受影響,藉由密度之改變來促進其對欲分離物質之溶解度,藉以達分離效果。

早期在歐洲利用二氧化碳為流體來進行咖啡中含咖啡因的萃取;啤酒花中果實萃取液的萃取。國內也曾針對野生高貴藥材|金線蓮,萃取其香氣及相關成份,用以加入大麥蒸餾酒中來提昇產品經濟價值。最近國內某知名食品公司,更利用此法來萃取殘留在米中的有機農藥、殘質,更希望藉此萃取出胚芽油以增進產品食用安全性和附加價值。

除了在食品方面的應用外,其它廣如醫藥、生物科技、半導體工業、傳統產業等皆可運用超臨界技術以達分離、萃取之目的。正因為超臨界技術能跳脫傳統分離技術,效果上又更佳,同時可避免因回收萃取劑所造成之環境污染。所以,目前超臨界分離技術將是分離程序上的主流,若能更適度擴展其層面至各相關產業技術之應用則將更有所為。

 

有線電視之發展由來613-4.jpg (16607 bytes)

有線電視緣由於第四台或社區共同天線。所謂社區共同天線,是指往昔某些地區在接收無線電視台信號時,受高山或建築物之阻隔,或因天候及其他因素之影響或干擾,致收視信號十分不佳,而難以觀賞。因此而有某些業者,在收視良好之地區,架設一共同之天線,再將所接收到之信號以銅軸電纜線之傳輸方式、分送至各客戶端家中收視,並藉此之賺取部分之服務費,此即所謂之社區共同天線。

繼而隨著時代之演變與業界之競爭,第四台隨之興起。所謂第四台,是指業者除將無線電視台之節目信號傳送至各客戶端收視外,在第四台之機房,並播放錄影帶節目,以供客戶欣賞。也因此導致諸多錄影帶出租業者,不堪第四台之大舉入侵而一一倒閉!然則第四台畢竟屬於非法營業,多數未經政府之許可!主因在業者為求吸引客戶,所播放之節目,其品質多有不佳,更常為人所詬病。然而隨著時代之潮流,形勢所趨,政府亦不得不迎合潮流,就地立法,並正式更名為有線電視以為正名,此即有線電視之由來。

而今日之有線電視,前景大為看好,已非昔日之吳下阿蒙,搖身一變,自昔日之非法第四台業者,轉變而為今日最具有前瞻性、發展性之尖端科技。更為各行各業所競相爭食之大餅,實潛藏著無限之商機。除時勢造英雄外,亦不得不歸功於網際網路之快速發展。而網路連線所賴予傳輸之電話線網路,頻寬竟然十分狹窄,不過在零至四千赫芝之間,遂導致網路經常在塞車之中,此為電信網路之最大罩門然而不堪苦等,獎求時效是今日多數人之共通毛病,因此,具有寬頻特性之有線電視網路,遂成為解決網路塞車之最佳利器,更有取而代之,凌駕電信網路之趨勢,此有線電視前景大為看好之由來。亦為電信業者、固網業者急欲跨入有線電視業界以解決其瓶頸之由來。

然而有線電視業者,對電信網路之完整架構亦頗有覬覦而思跨越之心。未來將是一個渾沌交戰,變化莫測而令人眼花撩亂之時代,到底鹿死誰手呢?欲對有線電視有更進一步之認識,則請看下回分曉!

 

績優社團名單揭曉

八十八學年度社團評鑑成績如下:

特優:樂隊、儀隊、吉他社、金龍隊。

優等:衛生種子隊、話劇社、環保糾察隊、攝影社、交通服務隊、童軍團、扶少團。

甲等:排輪社、室內設計研習班、知音社、慈幼社。

 

榮耀的加油站

八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職業校各項獎學金得獎名單

獎助學金名稱 提供單位 受獎人名單 每人獎助金額
甲、乙種優秀學生獎學金 開南商工 甲種獎學金:謝佳臻等 共計70名
乙種獎學金:朱滄偉等 共計59名
甲種 1500元
乙種 1000元
陳聯雄先生慈善獎助學金 陳聯雄先生 李孟輪等18名 2500元∼5000元
開南校友建築師聯誼會獎學金 開南校友建築師聯誼會 王文正、林金欣 等2名 2500元
福華金基金會慈善獎學金 廖欽福 先生 李坤容、蘇蔚煌、顧心筠、張瑞昇、黃中和等5 名 4000元
校內合作社獎助學金 開南商工合作社 張凱銘、蘇意晉、湯皓婷、邱顗臻、王子函、林澤懷、吳俊陞、林哲永、 賴建邦、黃朝揚等10名 5000元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獎學金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 方逸昇 20000元
財團法人台灣省學產助學金 財團法人台灣省學產基金會 蘇暐倫等34名 20000元
台北市政府優秀學生獎學金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陳彥廷、李鴻忠、陳文臻、李富仁、翁志鴻、童安正、劉威志、呂學誠、蘇憲忠、張喻翔、劉欣穎、劉聰穎、郭俊廷、林金欣 等14名 1000元
正則學園獎助學金 正則學園 曾 翔 8000元
康寧護理專科學校賑災助學金 康寧護理專科學校賑災助學金委員會 陳佳怡 2500元
交通部觀光局獎學金 交通部觀光局 黃小婷、曾鈺嵐、張意玫、許慧君、賴姿妤、李富穎等6名 2000元∼6000元
龍騰、虎躍獎學金 開南商工合作社 龍騰獎學金:廖冠仲 等 共計65名
虎躍獎學金:李翊暄 等 共計200名
500元
200元
華梵文教基金會覺之教育獎學金 華梵文教基金會 任峻宏、吳翊翔等2名 3000元
中央日報代辦嘉泥公司獎學金 嘉新水泥公司 吳志倫、李翼帆、林瑞峰、王子函、洪寶凱、陳東甲、陳奕宇、蘇崇竹、邱顗臻、翁偉舜、許銘洋等11名 4000元

  

613-6.jpg (23427 bytes)

莊淇銘校長演講 快速與智慧學習
613-7.jpg (15641 bytes)

【管理學院訊】IQ能決定一個人學習成效?以三個月學成一種語言的驚人學習能力而著名的開南管理學院校長莊淇銘,八月二十五日於開南管理學院大禮堂舉行一場演講「快速與智慧習」,吸引了許多社區民眾及學子,建立本校與社區之間良好的橋樑及互動。

莊校長指出,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悲觀的人會憂愁被資訊洪流淹沒,但樂觀的人則會積極調適尋求贏的策略。就英國、日本、美國、澳洲不同國家目前所風行的快速學習方法及理論,綜論顯示,大多數超速學習方法均強調人的學習成果,不是取決於所謂「聰明才智」,而是在於學習法,只要方法正確,美國有學生創下一天記憶最多達一千二百個單字的記憶、澳洲採用超速學習法學習速度較傳統學習高出十五倍等例子屢見不鮮。

要提昇學習速度,首先需認識耳、眼、口等學習器官,而且需要確定自己是讀得快的「視覺型」、聽得多的「聽覺型」、還是善於參與活動學的「行動型」學習者,確認適合自己的學習型態與方法後,更要善用時間,了解自己在不同時間的學習狀況去安排學習計畫,例如利用早上精神好時學習最難的東西,善用所有空閒或等待時間去學習或思考東西,但千萬不要不睡覺地學習,這樣的學習勢必是事倍功半。

莊校長強調,大多數老師及家長誤認學習效果好壞與學生頭腦優劣有關,目前大多數學生成績多集中於中等到中下左右(B或C),事實上,不是學生笨或不學,只要能教導正確學習,大多數學生應該都可以提昇到上等(A)值得所有教育相關工作者深思。

校長提到將以培養多元語言能力、教導快速學習方法及養成能力導向的學習觀為本校教學三大特色,培植手腦並用的創新人才。在培養多元語言能力方面,設立「河洛鎮」、「客家莊」、「紐約市」、「東京市」的情境學習區,使學生在優質自然的情境下學習語言,學會了很快就會運用在生活中。

快速學習法已在本校教師群中進行研習,將在開南管理學院的教學上發揮特色與良好的學習效果。未來本校將定期舉辦「名人講座」,邀請多位名人蒞校與同學分享學習經驗,使同學在自然情境下學習。

在能力導向方面,打破讀書為考試的觀念,強調上課是要學得知識與能力,考試只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手段,所有考試稱為能力檢定測驗,每門課大綱都詳細說明修畢這門課所學會的能力,及課程規劃與學後具備能力的關係。養成上完課不只關心分數多寡,更關心能力是否紮實。

演講末了,聽眾提出了許多的問題,反應了現場聽眾對此學習方法的興趣相當高昂,更是有老師提出在國教的教材上如何將此學習法融入,讓我們國小的教材更活潑,營造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愛上學習,將學習當成一種娛樂,持續不斷。

 

教學、研究、服務兼顧得一流大學

教育部贈參仟萬元大紅包

【管理學院訊】教育部關心開南管理學院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的進度,特於八十九年八月十五日由高等教育司陳代司長德華、王副處長福林、徐專委秀暉、饒科長邦安、苗組長宗忻、楊科長玉惠、鄭專員立輝、李專員玉玲等一行人至桃園校區視察,本校郭副董事長石吉、校長莊淇銘及各單位一級主管均到場歡迎蒞臨,一行人參觀校園對巍峨校宇充滿人文氣息留下深刻印象,隨後並舉行簡報。

會中,陳代司長特別對董事會及校長辦校興學的用心與辛勞表示感佩,同時代表教育部宣佈將贈送本校「大紅包」獎補助款約近參仟萬元,作為本年度校務發展經費,消息傳來,令與會人員及全體師生鼓舞不已。

莊校長也特別感謝教育部對開南管理學院的各項支持與指導,並指出開南管理學院以教學、研究與服務三者兼顧為原則,各項軟、硬體設施及上課環境都很完善,資訊設備也非常先進,目的就在使學生能有完善的受教環境,未來更將發展成為學生人數一萬人以上之一流綜合大學。

 

超倍速學習 培養多元語言能力

超生先馳得點 校務揚帆待發

【管理學院訊】開南日前成立接待中心,並有親切的指導老師為學生及家長作治學理念,特色及校園環境介紹,讓家長與學生感受學校辦學之用心。日前行政人員正積極設置「河洛鎮」、「客家莊」、「紐約市」、「東京館」將於八月底籌備完畢。今年在末加重計分的情形之下,資訊管理學系最高分達280.06分,最低分227.27分兩者相差高達54分。開南管理學院今年大學聯考總錄取六百名學生全數額滿前幾位學生分數之高可錄取國立大學可見本校科系相當吸引學生,深獲學生、家長喜愛及肯定。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264.51分,最低分226.90分,國際企業管理學少259.17分,最低分223.17分,有三系分數相差30幾分以上分數之高由此可見開南管理學院教學特色及未來發展方向備受肯定。

開南管理學院除了引進全面品質管理 ( 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以提高教育品質外,採用最先進的教學理念,營造教學三大特色:培養多元語言能力,教導快速學習方法及養成能力導向學習觀。開南管理學院校長莊淇銘教授要打破傳統教育觀念成績好壞取決於I Q的迷失,首創「神奇的語言學習法」及「超倍速學習」,對學習觀念提出挑戰及反省,並推行語言學習運動,設立「河洛鎮」、「客家莊」、「紐約市」、「東京館」四個情境學習區,讓開南管理學院學生在優質自然的情境下再去記語文,一旦學會了很快就會運用在生活中。

在快速學習方面,莊校長自行開發了快速語言學習法半年學會一種新語言,並出版「神奇語言學習法」一書,另外也開發其它領域的快速學習法並著「超倍速學習」一書,廣為推動快速學習,快速學習法已在教師群中進行習,將在開南管理學院的教學上發揮特色與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能力導向方面,打破既有的讀書為考試之觀念,強調上課是要學得知識與能力,考試只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手段,所有考試稱為能力檢定測驗,每門課大剛都詳細說明修完這門課所學會之能力,以及課程規劃與學後具備能力之關係。養成上完課後不只是關心分數更重要的是關心學會的能力多寡。

開南將定期舉辦「名人講座」,邀請趙榮耀、卜大中、邱正雄、呂溪木、王志剛等多位名人到校與同學分享學習經驗,使同學在自然情境下學習,改變個人的生涯,透過語言的溝通打開人際關係,並學習許多不同的文化習俗,拓展自己的生活領域。

 

成立社區大學 嘉惠桃園鄉親
613-8.jpg (11530 bytes)

【管理學院訊】開南管理學院校長莊淇銘於八月二十四日日上午由立委邱垂貞服務處莊秀蓮秘書陪同,拜訪桃園蘆竹鄉公所鄉長李清彰,在場人士包括縣議員黃政得、蘆竹鄉民代表呂宏仁、社區婦女協會理事長莊秀美、清潔隊長邱玉乾及前隊長徐傳亮,會中李鄉長除感謝開南管理學院在蘆竹鄉設立桃園縣北區第一所大學院校,嘉惠蘆竹鄉文化教育的發展外,並願意提供校方任何協助,同時希望校方設立社區大學以更進一步造福地方鄉親。

莊校長除了當場允諾成立社區大學外,並指出開南管理學院以教學、研究與服務三者兼顧為原則,將與地方結合在一起共同繁榮蘆竹鄉。開南管理學院目前設有財務金融系、國際企業系、會計系、企業管理系、航運物流管理系、觀光與餐飲旅館系以及當前最熱門的資訊管理系

,今年大學聯招共錄取學生六百名,預計三年內學生人數可達3500人,四年後將發展成為一萬名學生以上之綜合大學。校長莊淇銘博士為國內知名學者及教育家,首創「快速語言學習法」,可以在六個月的時間內學會一種語言。

八月二十五日下午二時在開南管理學院綜合大樓四樓 (S401)教室,莊校長舉辦一場『快速與智慧學習』的演講,與會的鄉親來賓反應非常熱烈,獲得一致好評。

 

八十九學年度 四技二專錄取榜單

工 業 類 科

姓 名 錄取學校系組

林侑邦 明新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系

林芳妃 龍華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系

陳柏元 永達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系

郭烜彰 大漢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系

潘志文 屏東科技大學 車輛工程系

張誌驛 南台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鍾承樺 新埔技術學院 電機工程系

廖信東 南台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張振旻 崑山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王聖元 聯合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系

林岱儀 龍華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系

吳嘉岷 清雲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系

洪嘉陽 元培科技學院 醫學工程系

徐紹棟 嘉南藥理科大 藥學系

黃韋誠 嘉南藥理科大 醫藥化學系

陳耀庭 嘉南藥理科大 環境工程衛生系

林泓溢 輔英技術學院 生物技術系

卓慧嫻 中華醫事學院 醫事技術系

周義峰 高雄應用科大 土木工程系

許富翔 朝陽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

黃則偉 朝陽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

林傳傑 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系

張潤書 大漢技術學院 土木工程系

賴文凜 大漢技術學院 土木工程系

鄭岡瑋 元培科技學院 環境工程衛生系

郭姿吟 聯合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徐偉峰 聯合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楊豐銓 勤益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林均峰 明新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曲承韋 清雲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黃啟恩 中華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陳欣頤 中華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陳建仲 亞東技術學院 材料與纖維科

李書維 亞東技術學院 材料與纖維科

盧志成 明志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張晏豪 華夏工商專 機械工程科

葉信良 四海工商專 機械工程科

楊偕弦 四海工商專 機械工程科

王國恩 四海工商專 機械工程科

黃登璟 復興工商專 自動化工程科

鄭俊宏 復興工商專 自動化工程科

潘韋達 亞東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連銘青 南亞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陳文斌 南亞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陳鴻文 光武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

潘財明 聯合技術學院 電機工程科

楊智凱 聯合技術學院 電機工程科

周俊佐 勤益技術學院 電機工程科

王柏鈞 中華技術學院 電機工程科

林世賢 中州技術學院 電機工程科

蕭勝源 黎明工專 電機工程科

劉仲傑 黎明工專 電機工程科

陳品愷 華夏工商專 電機工程科

王柏菁 華夏工商專 電機工程科

楊子慶 東方工商專 電機工程科

詹佳明 新民工商專 冷凍空調科

楊士賢 新民工商專 冷凍空調科

鍾文怡 聯合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楊金海 勤益技術學院 電訊工程科

李政哲 澎湖技術學院 資訊工程科

陳世原 澎湖技術學院 資訊工程科

陳建智 明新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林騰鑫 明新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曾德銘 大華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吳建龍 萬能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陳嘉俊 清雲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李致毅 大漢技術學院 電腦與通訊工程科

許仲恩 大漢技術學院 電腦與通訊工程科

陳俊宏 亞東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顏振展 亞東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高順興 亞東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蕭吉男 亞東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鄭貽鋒 光武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郭銀龍 光武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林冠甫 東南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楊士偉 東南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科

邱繼德 黎明工專 電子工程科

柯豪昇 黎明工專 電子工程科

孫源宏 黎明工專 電子工程科

謝承霖 黎明工專 電子工程科

陳宣宏 黎明工專 電子工程科

郭俊延 華夏工商專 電子工程科

鄭俊信 四海工商專 電子工程科

洪閔賢 四海工商專 電子工程科

湯凱淵 四海工商專 電子工程科

鄭景彬 四海工商專 電子工程科

孟上仁 復興工商專 電子工程科

洪建平 復興工商專 電子工程科

張怡懦 復興工商專 電子工程科

周家煒 復興工商專 電子工程科

李學彬 中國海商專 電腦與通訊工程科

顏聖翰 中國海商專 電腦與通訊工程科

蔡秉璁 聯合技術學院 陶業工程科

羅培禎 華夏工商專 化學工程科

劉聰穎 華夏工商專 化學工程科

程成淵 華夏工商專 化學工程科

張瑞昇 華夏工商專 化學工程科

李政憲 華夏工商專 化學工程科

許維寰 弘光技術學院 工業安全衛生科

陳敬宇 元培技術學院 環境工程衛生科

蔡寶釧 聯合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賴昭潤 聯合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黃偉銘 勤益技術學院 景觀設計與管理科

簡宇崙 萬能技術學院 土木工程科

陳依豪 萬能技術學院 土木工程科

吳毅瑋 中華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翁鴻凱 中華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張耿暐 中華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蕭煜良 南亞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黃齡萱 南亞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翁雅倩 南亞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趙祥龍 東南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鄭宇羽 東南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梁華恩 東南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張晉嘉 東南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黃朝揚 東南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簡晨軒 中國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莊明都 中國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謝穎東 中國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高鴻瑋 中國技術學院 建築工程科

施惠貞 華夏工商專 建築工程科

顏伯村 華夏工商專 建築工程科

蔡怡佳 華夏工商專 建築工程科

鍾國勳 華夏工商專 營築管理科

吳凱誌 華夏工商專 營築管理科

彭志鈞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林敬閔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張書銘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呂哲仁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陳敬盛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彭裕凱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陳竣羽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徐意淳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李詠恩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薛文凱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陳文政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吳治緯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林書弘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陳亦瑋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洪健庭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尤恆仁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姓 名 錄取學校系組

黃中和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李偵維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林祖慰 四海工商專 土木工程科

華政凱 聯合技術學院 環境工程科

紀百宜 聯合技術學院 環境工程科

李庭杰 聯合技術學院 環境工程科

吳伯翰 中華技術學院 工程與營建科

吳獻經 元培科技學院 環境工程衛生科

黃明瑾 大漢技術學院 資源工程科

黃偉書 亞東技術學院 工業工程與管理科

謝明哲 亞東技術學院 工業工程與管理科

黃翔彬 亞東技術學院 流行事業經營科

陳建成 亞東技術學院 流行事業經營科

羅峰邦 亞東技術學院 材料與纖維科

胡靖韋 亞東技術學院 材料與纖維科

周東源 復興工商專 環境工程科

呂忠泰 復興工商專 環境工程科

彭美真 中華技術學院 工程工程與管理科

林佳慧 亞東技術學院 工業工程與管理科

吳昇原 亞東技術學院 流行事業經營科

游舒惠 亞東技術學院 流行事業經營科

李秀娟 黎明工專 工業工程與管理科

蔡淑芬 親民工商專 工業工程與管理科

王韻涵 中華醫事學院 食品營養科

商 業 類 科

姓 名 錄取學校系組

黃依玲 崑山大學 環工科

苑志康 世新大學 觀光事業科

劉欣穎 文化大學 體育系

葛燕容 國立台北商專 企業管理科

陳泰元 萬能技術學院 國際貿易科

黃子華 萬能技術學院 企業管理科

陳龍佑 精鍾商專 國際貿易科

黃曲仁 精鍾商專 國際貿易科

陳冠良 精鍾商專 國際貿易科

曾美祥 精鍾商專 企業管理科

林昇慶 精鍾商專 企業管理科

葉雯欣 精鍾商專 企業管理科

李宜凡 精鍾商專 企業管理科

劉浩維 精鍾商專 企業管理科

唐紹鈞 精鍾商專 資訊管理科

蔡泰德 精鍾商專 資訊管理科

葉迎熙 精鍾商專 資訊管理科

葉哲維 精鍾商專 資訊管理科

陳亮圭 精鍾商專 財務金融科

黃懿蘭 精鍾商專 財務金融科

房佳誼 精鍾商專 財務金融科

許皓鈞 精鍾商專 財務金融科

李英瑋 精鍾商專 財務金融科

張末弘 精鍾商專 財務金融科

謝佳靜 精鍾商專 財務金融科

黃一庭 精鍾商專 觀光事業科

黃立賢 精鍾商專 觀光事業科

林睿竑 精鍾商專 應用外語科

曹 敢  精鍾商專 應用外語科

傅孝文 精鍾商專 應用外語科

詹韻璇 景文技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科

李至聖 中國海事商專 航運管理科

邱怡禎 四海工商專 國際貿易科

何慧筠 四海工商專 企業管理科

蔡宜展 大漢技術學院 物流管理科

張凱傑 大漢技術學院 物流管理科

李讚修 中華技術學院 企業管理科

陳欣宜 中華技術學院 銀行保險科

黃俊欽 華夏工商專 資訊管理科

吳青俐 光武技術學院 國際貿易科

劉安泰 光武技術學院 國際貿易科

李承桓 德明技術學院 會計統計科

劉小莉 德明技術學院 財政稅務科

陳欣儀 復興工商專 國際貿易科

張才超 崇右企專 國際貿易科

黃書毅 崇右企專 會計統計科

陳家銘 萬能技術學院 商業設計科

高鈺傑 精鍾商專 國際貿易科

何欣燕 精鍾商專 財務金融科

高彬峻 精鍾商專 財務金融科

吳健嘉 精鍾商專 觀光事業科

洪大為 精鍾商專 觀光事業科

楊敏杏 德育護專 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科

沈明鋒 大漢技術學院 會計統計科

姚家宗 大漢技術學院 財政稅務科

張凱翔 中華技術學院 國際貿易科

陳浩森 華夏工商專 資訊管理科

陳鴻志 復興工商專 應用外語科

江秉儒 精鍾商專 國際貿易科

楊啟民 精鍾商專 國際貿易科

許逢誌 精鍾商專 國際貿易科

鍾秉均 精鍾商專 資訊管理科

王政楊 精鍾商專 觀光事業科

帥人豪 精鍾商專 應用外語科

王信雄 精鍾商專 國際貿易科

簫可晉 精鍾商專 不動產經營科

高鈺甄 景文技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科

邱筱筑 四海工商專 旅館管理科

陳信嘉 大漢技術學院 物流管理科

張意玫 景文技術學院 旅運科

廖文儀 大仁技術學院 餐館科

謝依玲 德育技術學院 餐館科

張慧瑩 德育技術學院 餐館科

陳莉華 世海技術學院 旅運科

徐定嫣 世海技術學院 旅運科

張雅雯 世海技術學院 旅運科

余明鴻 精鍾商專 觀光事業科

于愛玲 育達技術學院 英文系

陳怡璇 德育技術學院 美容科

楊育芯 景文技術學院 餐飲科

林紘立 大仁技術學院 餐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