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開南中學百年特刊
P. 50

開  二、拓南工業戰士訓練所               強推上陣 陣亡過半
南
百                            「拓南少年」可說是當時臺灣青年菁英的代名

年

風

華

   被忽略的精英——拓南戰士              詞。然而,在日本殖民政府的派遣下,在鄉親
                             盛大的夾道歡送中,他們踏上開拓南洋的使命,

   所謂「拓南工業戰士訓練所」,是 1942 年日本  卻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另一個被軍事佔領的
   在臺灣成立的工業技術人力專業訓練機構,協助     異國。從 1937 年到 1945 年之間,二十多萬被徵
   日本在南洋有關石油開採、提煉的工作。前後經     召的臺灣青年中,陣亡的比例達 15 ;而原本
   歷三期四年,共招訓七百多位臺灣少年精英,其     為提供技術支援遠渡重洋的「拓南生」,竟在抵
   中五百位派往了南洋的拓殖工作,先後捲入慘烈     達當地之後也被硬生生派上戰場,在沒有接受
   的戰事,死傷逾半。                 過正統軍事訓練的情況下,陣亡的比例更超過
                             50 。
   由於薪資相當的優渥,而且做的是高級的技術指
   導員,而非工人或軍伕,因此成為臺灣知識份子     讓人感到諷刺的是,雖然戰火終結,但這群青年
   嚮往之處。訓練所的管理與師資均是一時之選,     卻無法從這場惡夢中醒來。將近十七萬的倖存者
   其中土木、機械、電氣等科皆來自開南工業教職     在返鄉之後,卻得面臨「祖國丕變」的殘酷,在
   員。受訓的最後一個月要分配到市公所、開南工     政權轉移下,昔日效命的「祖國」已成「敵國」,
   業學校、大同製鋼所、臺灣電力公司等單位實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註定了他們個人力量無法
   習;六個月期間受訓不能返鄉,結訓後拓南生各     抵擋的必然悲劇。「終戰」二字對於這些被忽略
   自返鄉省親,等待派遣。               的精英而言,不過只是另一個熾煉的開始。〈轉
                             載自吳淑敏、吳淑真著拓南少年史〉

                                                                  12

   1. 拓南工業訓練所招募的對象,在當時實屬最優秀的人才,以訓練高度專業知識與技術人力為目的;相關的管理與師資均是一時之選,其中多位來自開
   南工業的教職員。
   2. 拓南工業訓練所的結業證書

   50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